立秋已过,很多朋友发现手脚异常冰凉,夜里盖很厚的被子都无法暖热,甚至白天穿上棉袜脚底仍感觉透风,不少人以为是“天凉冻着了”,可实际上根源在夏天,因贪凉吹空调、吃冷饮寒邪渐渐侵入,耗损了阳气,至秋天阳气往体内收敛,气血更难到达四肢末梢,故而手脚便冰凉了。
别急着把自己裹得太严实,传统养 生其实有不少好方法:能够帮助阳气生发,促进气血顺畅运行,让身体由内而外暖和起来,今天,木子来简单讲两个穴位,再搭配一碗汤,这种方法既简便又挺有效,自己在家就能轻松操作。
一、手脚凉的根源在阳气和气血
脾负责管理四肢的暖和程度,如果身体里的阳气不够,四肢就会觉得冷冰冰的,阳气就好像身体里面的暖空气一样,能让全身一直保持暖和。而气血则是把热量送到手脚的关键通道,要是在夏天贪图凉快从而让脾阳受到损害,或者随着年纪慢慢变大肾阳渐渐衰退,气血的运行就会变得不顺畅,四肢也就因此很容易发冷,并且很难再变暖和。
尤其注意两类人
闷气型,心里头不舒坦,压力也是蛮大的,使得气在中间流通不顺畅,阳气送不到四肢,典型状况就是手心冰凉,但是胸口发烫。
肾阳虚型,会怕冷、容易拉肚子、腰膝疼这一般是肾阳亏虚的迹象。
展开剩余67%二、每天5分钟,按通2个暖身穴
医圣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里讲过:“经络不通,病生于不仁”,要是想要身体暖和起来,得先让气血流通的通道顺当,这俩穴位可太关键。
阳池穴对运行阳气很重要
手背向上翘,腕横纹中点凹陷处,按压有酸胀感即是。
调理三焦的气血,让阳气能到全身,经常这么做,手脚会暖和,用拇指抵住穴位,顺时针揉30圈,接下来逆时针揉30圈;换另一只手交替来,早晚各一次。
涌泉穴是激发肾气的关键
脚掌前凹陷处,蜷脚趾时明显的“窝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云:“肾出于涌泉”,按揉可使肾阳升起,令热量归至体内,睡前泡脚15分钟,水中加三片生姜则效果更佳;将手掌搓脚心或者拍打100下,直至脚底发热为止。
三、喝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,调养气血
药膳方里有当归生姜羊肉汤,它出自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是专门针对“血虚寒凝”的,这碗汤能很好地滋补调血:当归调血,生姜暖胃去寒,羊肉温肾固精,助增阳气。
羊肉250克,当归9克,生姜15克切成薄片,将羊肉放入冷水锅烧开,舀去血沫,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,加入2升沸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,出锅前加少许盐,可加5克黄芪补气,或加半勺黄酒增香,使药性散开,阴虚火旺、风热感冒时不宜食用。
四、3个习惯巩固效果
每天上午十点之前,背朝着阳光坐个三十分钟,特别是那些腰背怕冷的朋友,这么做能让膀胱经脉暖和起来,有助于把肾阳给提上去。
长时间坐着的时候,摆臂50次,加上顿足30次,让手脚的气血流通起来。
少穿露腰裤,空调房盖住腹部。
血液流动碰到热就通畅,碰到冷就会受阻,手脚冰凉可不是小事,这是身体发出的提醒,每天花几分钟揉揉阳池、搓搓涌泉,每周喝1到2次调理汤,坚持一个月,你会发现手脚暖和了,精力也更好了,感觉秋冬都舒服多了。
发布于:湖北省百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